人民日报“人民探访”走进华熙生物OB视讯官网海南工厂 探寻生物科技智能生产

  新闻资讯     |      2023-05-10 21:47

  4月11日,位于海南海口国家高新区美安科技新城的华熙生物科技产业园正式开园。随着产业园的正式开园,华熙生物在海南自贸港的关键占位得以进一步夯实,全国战略布局进一步深化。

  作为华熙生物重要的战略布局,华熙生物科技产业园主要承载医疗器械、再生医学、国际业务三大业务板块,将为华熙生物的发展带来新产能、新业务、新布局。

  4月18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人民探访》栏目走进华熙生物位于海南的科技产业园,开启生物科技智能生产的探寻之旅,近距离了解华熙生物产品生产全流程。节目主持人刘全奕与华熙生物品牌与传播战略中心的总经理朱思楠带领大家共同以第一视角,看华熙生物如何依托科技力,打造国货好品牌。以下是节目重点内容。

  节目开始,主持人就带着网友们都关心、好奇的问题出现。“华熙生物究竟是一家玻尿酸公司,还是一家护肤品公司或者说医美公司呢?”

  接着,在华熙生物科技产业园一层展厅中,华熙生物品牌与传播战略中心的总经理朱思楠为大家做了详细的介绍。

  以合成生物科技为驱动,华熙生物主要聚焦功能糖、蛋白质、多肽、氨基酸、核苷酸、天然活性化合物等有助于生命健康的生物活性物开发和产业化应用。目前华熙生物业务涵盖了生物活性物原料、以及原料衍生出的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功能性食品等业务。

  跟随镜头视角,在华熙生物科技产业园的一层展厅中,主持人刘全奕和朱思楠为大家重点介绍了华熙生物目前的四大主营业务及其代表产品、拳头产品。

  20多年前,华熙生物从玻尿酸原料起家,如今已经连续十五年稳坐全球最大的透明质酸研发、生产、销售企业的宝座,玻尿酸原料产品占据全球44%的市场份额。

  玻尿酸(透明质酸,玻璃酸钠,HA)是一种人体自源性物质,主要发挥保湿、润滑、粘弹、修复等功效。但是最初玻尿酸只能从鸡冠等动物组织中提取,不仅提取效率低,质量还难以保证,且价格昂贵。“早期的玻尿酸原料很贵,只能用在药品里。”朱思楠介绍。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华熙生物通过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玻尿酸,实现玻尿酸生产的大幅降本增效,让“贵过黄金”的玻尿酸走进了普通百姓,掀起了透明质酸产业革命的突破。

  朱思楠介绍,“在出厂时,华熙生物的透明质酸原料大部分都是白色粉末状。”最新2022年年报显示,华熙生物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完整的销售渠道和直销客户,共计4000家国际合作伙伴。“根据客户需求,华熙生物还可以提供定制化的原料解决方案。”

  据悉,仅玻尿酸一种原料,华熙生物就有200多个规格品种。始终走在技术前沿,华熙生物近年来重点布局合成生物,已完成合成生物学所需要的平台—人才—技术—转化的所有环节。据华熙生物2022年年报显示,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如高纯度麦角硫因、5-ALA、甘油葡萄糖苷、维生素 C 葡萄糖苷、脂肽、红景天苷等多种生物活性物逐步实现产业转化。

  自2018年华熙生物正式进军功能性护肤品市场,逐步形成四大核心品牌矩阵,其中包括定位为“玻尿酸科技修护美学”的润百颜;定位冻龄·抗初老的夸迪;专注深耕敏感肌赛道的米蓓尔;专研发酵精准定位油皮护肤赛道的BM肌活。

  跟随主持人视角,我们看到了华熙生物的次抛类产品。“次抛是一次一抛,它使用了医药级的塑料包材,”朱思楠介绍,“用医药级的灌装技术进行无菌灌装,可以增加它的储存时间,并且并无额外添加防腐剂。”

  面对主持人的困惑,“次抛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相信这也是很多观众的疑惑。“不同的分子量的玻尿酸复配成精华液,同时不同活性成分与玻尿酸协同增效。” 朱思楠为大家进行了解答。“所以你看到它呈现的不同颜色,其实是活性物质或者功效成分本身的颜色,并非色素调出来。”

  也就是说,不同的次抛产品配方和物质原料不同,呈现的颜色不尽相同。如偏白色的是润百颜屏障修复系列,具有调理修护皮肤的作用;偏绿色的是夸迪“战痘”次抛,里面含有水杨酸,具有控油、祛痘作用;明黄色的是夸迪悬油次抛,适用于秋冬皮肤干燥人群等。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次抛类产品使用、出行携带都非常方便,也免去机场安检的困扰。

  朱思楠还为大家介绍了公司目前销售额最大的一个功能性护肤大单品——BM糙米焕活精华水。“这款单品2022年销售额超过4亿元。”朱思楠介绍,“围绕糙米系列,目前还研发生产了糙米系列的面膜,糙米系列的控油乳等产品。”

  据悉,华熙生物持续推行大单品打造策略,并以此加强品牌锐角,建立与消费者的心智链接和信任。

  随着主持人和朱思楠的介绍,我们还看到了华熙生物的医疗终端产品,包括眼科,骨科,外科,整形美容科,皮肤科等终端产品,包括润致,海力达,海视健等品牌。其中,海力达玻璃酸钠注射液是乙类医保产品。

  朱思楠介绍,“这是BloomStem™系列AOF间充质干细胞扩增培养基,是华熙厚源首个干细胞领域产品线品牌。”据了解,这款细胞培养基采用的是先进的再生医学技术,可以为国际提供前沿的产品及服务。需要提及的是,2022年7月,华熙生物与日本乐敦制药株式会社(简称“乐敦制药”)、 BioMimeticsSympathies(简称 “BMS” )等共同投资成立合资公司“华熙厚源生物科技(海南)有限公司”(简称“华熙厚源”)并落户产业园,主要开展再生医学及细胞培养基领域的研究,进行商业化运营。

  “无论是医药企业或者高校实验室用的细胞培养基,基本上大概90%都是进口。”朱思楠介绍。面对这个“卡脖子”的领域,华熙生物率先布局,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以期实现自主掌控供应链,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带动国内再生医学发展,加速细胞培养基的国产替代趋势。

  在接下来的功能性食品展台上,展示了包括水肌泉,黑零、五柳泉、休想角落等品牌。正如主持人刘全奕所说,“玻尿酸还能入口吃。”不得不提的是,在推动玻尿酸入食的路上,华熙生物坚持了16年。2021 年 1 月,国家卫健委批准透明质酸钠为新食品原料,准许在普通食品中使用。

  主持人刘全奕手中拿着的“水胶囊”包装形式的正是华熙生物的玻尿酸饮品——水肌泉。他现场饮用体验后称,“口感特别柔。”

  跟随主持人刘全奕和朱思楠的脚步,接下来,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华熙生物海南科技产业园沙盘。

  据了解,2020年12月,华熙生物与海口国家高新区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海口市美安科技新城建设华熙生物科技产业园。2021年7月,华熙生物科技产业园一期开工建设,期间克服了疫情、台风等不可抗力,实现了从零到有,量到质的变化,直到2023年4月11日,华熙生物科技产业园正式开园。

  “2021年7月13号,华熙生物开始破土动工,到建成投产,大概用了630天。”朱思楠介绍。

  资料显示,华熙生物(海南)科技产业园一期计划建设6条生产线,且全部按照医疗器械标准建造。正式投产后,项目一期综合年产能将达到1-1.5亿件产品以上。

  在从沙盘去示范车间参观的路上,跟随镜头视角,我们看到了车间外面的整面专利墙,但这只是展示了华熙生物的部分发明专利。

  据华熙生物2022年年报介绍,公司已申请专利719项,同比增加194项,已获授权专利337项(发明专利209项),同比增加171项(发明专利120项)。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含金量最高的专利——中国专利金奖。华熙生物凭借“酶切法制备寡聚透明质酸盐的方法及所得寡聚透明质酸盐和其应用”(中国发明专利号:ZL2.5)技术荣获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金奖”,这是中国知识产权界的最高荣誉,还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获得专利授权。通过“酶切法”生产寡聚透明质酸,华熙生物实现了对不同透明质酸分子量大小的自由控制,将透明质酸的应用范围从原料扩展到医疗、护肤品、食品、造纸、消杀等更多新领域。继微生物发酵法大规模生产透明质酸之后,华熙生物再一次掀起了透明质酸领域的产业升级革命。

  “作为科技公司一定要有这些科技力的支撑。”朱思楠说道,“以科技为基础,才能够长期支撑生产和销售等方面的业务发展。”

  如主OB视讯官网持人刘全奕所说,作为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华熙生物的“科技感”处处都在。在车间的生产线中,华熙生物也处处彰显着科技属性,应用了很多科技元素。

  2018年,华熙生物开始策划、启动工业4.0建设。基于自身特点,华熙生物从信息技术与制造过程的融合、生产制造过程升级、数字化转型及服务输出三个实际企业发展需要的方面,组织了工业4.0建设和发展。

  在这里,朱思楠为大家介绍了华熙生物工业4.0布局及运行效果。“工业4.0具备数据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特点。”他做了举例介绍。“如在生产阶段,对订单信息进行优化,预测柔性生产,包括生产调度、设备管理等多方面;产品生产之后,智慧物流就会介入,比如保证按照订单要求精准发货等。让整个供应链高效运转,快速响应。”

  接下来进入视野的是华熙生物的示范车间。据了解,示范车间目前有三条按照GMP标准建造的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线,其中两条是西林瓶产品生产线 信息化系统,包括 MES、SCADA、WMS系统等,以及全自动的生产设备,整个车间实现了全自动无人化生产,所有机械设备均由计算机统一运行,若在运行中出现故障,机器会通过报警系统通知巡视人员,巡视人员将骑平衡车前来排除故障。

  在这里,由华熙生物科技(海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穆惠军为大家进行讲解,主要介绍华熙生物的西林瓶产品生产线。

  据介绍,这是一条按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设计的西林瓶生产线。流程包括:理瓶间——洗瓶间——装罐间——压塞——轧盖——灯检——贴标——装盒——UDI赋码——烟包——装箱码垛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西林瓶无菌生产车间的起点——理瓶间。在理瓶间,玻璃瓶运送至上瓶工位,由机械臂自动进行一系列的玻璃瓶上料操作。之后,玻璃瓶将被运输至洗瓶间。

  现在我们眼前的设备是洗瓶机,作为产品的初级包装包材,玻璃瓶经超声波预洗、注射用水精洗、洁净压缩空气吹干后,进入热风循环烘箱,进行干热灭菌,使玻璃瓶在灌装前,达到无菌、无热原的状态。

  洁净玻璃瓶在层流的保护下,输送至灌装间。在线称重系统可以定期称重及自动调节装量,确保装量的准确性。灌装后进行压塞,在压塞的过程中配备了自动落料系统。

  下一个工序是轧盖工序。已灌装、加塞的玻璃瓶在层流的保护下,输送至轧盖工序。铝盖也采用自动落料的方式上料;轧盖机配备了胶塞加塞检测系统,在轧盖过程中,如有加塞不良品,会被自动剔除,助力产品的微生物控制。

  轧盖后的半成品,在包装间完成灯检、贴标、装盒、UDI赋码、烟包、装箱码垛,整个过程联动作业。

  据穆惠军介绍,“通过整体自动化的产业链,能够最大程度保证在无菌的环境中,高效完成罐装,进而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现在在我们眼前的是灯检工序,灯检采用全自动灯检机,对轧盖后的每支半成品,进行玻璃瓶内可见异物及产品外观的检测,自动识别剔除缺陷品,保证产品的质量。“在这个环节,每一个产品要大约连续拍摄80多张照片,进行无死角检测。”穆惠军介绍。

  之后灯检合格的产品,自动流入贴签工位进行贴签。贴签过程中,通过影像识别系统,自动检测标签上喷印的信息是否正确,进一步包装产品质量;贴标后进行制托,入托,装说明书,装盒等操作。

  AGV小车按照生产节拍,自动将纸盒从仓库运输至小盒上料工位,并由机械臂自动上料;装盒后进行在线检重,确保每一盒装量是否合格,进一步保证产品的质量;检重后,合格的产品进入到UDI喷码机进行喷码,每一盒医疗器械类产品,均赋有唯一的UDI码,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

  “UDI码就像我们每个人的身份证一样,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身份证。”穆惠军介绍道。UDI赋码后通过网带传输到烟包设备进行附膜,装箱,码垛。装箱和码垛均由机械臂完成,最后通过AGV小车将物料运送至仓库。整个产线,通过自动化设备设施的应用,尽可能地减少人员的操作,提升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工艺的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的质量一致性。

  对此,主持人刘全奕不禁感叹,“这就是工业4.0的力量。”朱思楠介绍道,这就是华熙生物的“黑灯工厂”,也就是生产过程中不需要“人”的参与,实现生产的全自动化、智能化。

  随着示范车间的参观完毕,正如主持人刘全奕所说,通过此次探访,我们对华熙生物有了全新的认识。未来,华熙生物将以合成生物科技为驱动,谱写生物科技新华章,开启健康生命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