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佛山老工业OB视讯在线园区的“呼吸调节实验”

  新闻资讯     |      2023-05-14 10:40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明确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实现“双碳”目标,工业是当仁不让的重要领域。广东制造业必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今年以来,各行业在追寻绿色道路上进行了诸多探索。这些制造企业在坚持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坚持创新,而打造零碳工厂正是途径之一。

  为此,羊城晚报采编团队深入追寻企业的绿色发展足迹,全面聚焦行业的“碳”路创新历程,推出《“碳路”新工厂》系列报道,读懂制造业在绿色方向上高质量发展的探索和创新。敬请垂注。 (羊城晚报记者 孙晶)

  走进广东佛山美的工业园西区,仔细看,许多画面都有着呼吸一般的节奏。例如,自动化产线上机床的工序等待,机器人转换机械臂方向时的启停,电梯在办公楼层之间来回升降……在美的楼宇科技自动化工程师淦述春的眼中,节能减碳的空间藏在这些“会呼吸”的细节里。

  “机器人在停机等待的时候,机械臂的电机、驱动器等一直处于待机状态,仍会消耗电能,我们控制机器人在空闲时进入耗电量极低的休眠状态,减少设备能耗。”在美的多联式空调工厂里,淦述春一路走走停停,向羊城晚报记者介绍生产中节能改造的亮点,“我们对真空箱进行变频控制,如果没有产品进入,它就会自动降低功率”。

  “双碳”目标下,占据二氧化碳排放总量31%的工业园区成为降碳控碳的重要对象。从2021年起,建成已有20年的美的工业园西区开展了一场“呼吸调节实验”,从老旧工业园区蜕变为零碳园区,在“一呼一吸”间实现零碳闭环。

  零碳园区,又称为碳中和园区,即园区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的碳排放量要等于园区实际的碳排放量。

  为将美的工业园西区温室气体的源头一一找出来,负责零碳改造工程的美的楼宇科技事业部于2021年下半年开展了详细的碳盘查,完成碳排放的“摸家底”。

  碳盘查一般分五步,即“边、源、算、报、查”。为何划定园区这一边界来实现碳中和?实际上,存量产业园区已成为减碳“硬骨头”,目前中国存量产业园区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约达31%。在今年的广东省两会上,有政协委员建议,加大对存量转型产业园区的减碳关键技术科研投入。“源”,则是找出排放源。美的工业园西区的主要碳排放源与其他工业园区类似,在于外购电力和燃气的使用。

  不过,有点特殊的是,这里的产品基本都与氟机相关,就是以含氟温室气体(HFCs)为主要制冷剂的中央空调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我们要对产品注入冷媒,就可能产生冷媒的逸散,造成碳排放,在测试和回收阶段同样也会产生这种逸散。”美的楼宇科技研究院数字化业务架构中心负责人王坐中介绍。

  构建零碳园区,最直接的思路是通过优化工艺和提高能效,把“呼”出温室气体的总量降下来。

  对于制造企业,大量碳排放来自生产车间。“第一是采用冷媒的升级替换,采用更加环保的冷媒。第二是改进生产工艺,比如说有些焊接工序,原先是用燃气的,现在改为电焊,效率更高;在冷媒回收阶段,工艺升级后效率极大提高,回收装置实现了冷媒的99%循环利用。”王坐中表示。

  而暖通、电梯、照明三大系统基本上可以涵盖办公楼碳排放的50%-60%。对于暖通系统,美的工业园西区将旧空调换成了加装数字传感器的MDV8多联机,运行能效提升28%以上;对于电梯系统,数智电梯自带能量回收模块,能将重载下行时的势能转化为电能。

  在减少了“呼”出二氧化碳的总量后,通过建设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来替代由化石能源占主导的电网产生的同等电量,达到如同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是许多企业求解碳中和的做法。

  减碳视线落在了大片的厂房屋顶。王坐中表示:“如果生产过程中用到了相当比例的绿电,就可以抵消掉一部分的碳排放量。”以多联机工厂中来回奔跑的AGV小车为例,其动力就源于这些绿电。

  在对能源供给侧和消费侧进行一番规划后,如何将两端协同起来,成为这场“呼吸调节实验”推进的关键。

  第一个调节工具就是储能系统。一方面可利用白天和夜晚的电力峰谷价差节省用电成本,另一方面则提升了光伏系统的效率。“因为光伏发电并不是那么稳定,波动性大,有时候外面阳光很好,但发出的电力当时用不掉,这时就要把多余的太阳能储存起来,等到晚上需要的时候再释放出来。”王坐中解释道。

  2021年11月,美的发布了楼宇科技数字化平台iBUILDING,其中的碳管理系统,就如同园区的呼吸监测仪,不仅连接所有的能源生产侧设备,还可以将用能终端进行互联。这套工具也被运用在碳排放源较为集中的生产车间。每个厂房的用电量都被接入系统,折算成碳排放数值,工厂管理者也可以自行设定上限,如果某阶段碳排放超过预定数,管理者可以实地稽查,进行提前管控。

  此外,碳盘查的“算”和“报”都实现了线上化,碳管理系统内置了不同能源需求场景的碳排放因子,输入具体用量,就能自动换算为碳排放量,减少了大量统计的麻烦,能很快输出碳排放报告。

  在这场“呼吸调节实验”中,碳管理平台能让冷冰冰的机器开口说话,并翻译为人能“听懂”的能源语言;而工业园区中的人的低碳意识和日常化,才是迈向零碳园区的根本动力。

  在美的工业园区西区,员工无须刷证开闸,无须动手按电梯,仅凭一张脸,实现从园区大门到办公座位的一路无感通行;访客可扫描工位上的二维码,对工位上的照明和空调进行按需调节,如午休时就能将照明光线调暗,同时也减少了碳排放,这些都是能直观感知的减碳行为。

  谈到零碳意识觉醒,“90后”淦述春就是一个典型代表。2020年,淦述春大学毕业进入美的楼宇科技,主要负责自动化生产线年“双碳”目标的提出,他开始兼职工厂节能减碳相关岗位,如今更将绿色制造和打造零碳产品作为工作重心之一。“美的工业园西区80%的产品都是出口的,我们必须要很清楚国外客户的需求和市场动向,同时考虑怎样计算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怎么打造零碳产品。”

  追问减碳的动力,如何平衡成本和回报始终是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挺曾表示,短期来看,企业建设零碳产业园,短期内只有投入没有产出。

  王坐中认为,虽然国外目前还未针对空调制造企业出台如“碳关税”政策,但一些国外客户会对产品的碳排放提出要求,例如要供应商提供产品的碳足迹报告;国内一些企业也越来越关注产品的碳足迹,“所以要提前做布局和尝试,把握住这一趋势。”

  以追寻产品的碳足迹为开端,碳咨询、碳减排、碳金融等更多商业模式正被开拓出来。如对于有减碳需求的企业,美的楼宇科技对外输出减碳经验,为对方提供碳盘查、碳咨询和减碳规划等服务,包括落地节能减碳方案。

  谈到美的工业园西区这一零碳园区的实验意义,王坐中坦言:“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旧园区的改造,把技术成熟度提升上来,探索出新的商业模式。它对于我们规划新的项目也非常有借鉴意义,如果从新项目的设计、建造、运营等步骤开始,就将‘碳中和’或超低能耗的目标确定下来,成本就不见得很高了。”OB视讯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