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电灯古人是如何度过漫长的黑夜生活?OB视讯

  新闻资讯     |      2023-06-15 15:13

  过去常有人说,电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发现,有了电,人们的生活就有了光明,也有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

  不说别的,家家户户房顶上的电灯,它让我们不必再忍受黑夜的漫长,给夜晚增添了更多魅力。

  不过,电灯是人类社会先进文明发展的成果,在古代社会,人们的生活中并没有电灯的存在。

  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即使没有电灯,古人也有其他的照明方式,他们是怎样度过漫漫长夜的?电灯传入中国后,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故事?

  古代社会没有电灯的存在,但是有其他灯具的存在,人类社会,从来不缺少光明。

  在封建王朝还没有建立前,聪明的中国人就已经发现,蜡具有照明的功能,只要把蜡点燃,使之出现火光,火焰就能起到照明的作用。

  一大块蜡,并不方便转移,也不方便日常使用,为了能够使生活充满光明,古人开始给蜡塑型,把蜡制作成更容易携带和放置的状态,这也就是蜡烛的由来。

  秦汉这两个朝代,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一脉相承,这两个阶段,人们使用的灯具自然也大差不差。

  由于秦汉时期的青铜器十分常见,所以这一时期的灯具也大多都是青铜器制成的,青铜灯具,有两个非常鲜明的特征。

  无论是制作成人类形象的灯具,还是制作成各种物品形状的灯具,其形象都栩栩如生,每一处细微的结构都经过精心雕琢,线条也非常流畅。

  如今我们走进陕西博物馆,还能见到秦朝时期使用的青铜灯具,其质感十分突出,即使经过几千年的时光打磨,它都仍然呈现出精致的形象。

  《西京杂记》中,曾经有过一段这样的记载:“高祖初入咸阳宫,周行库府,金玉珍宝,不可称言。尤其惊异者,有青玉五枝灯,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衔灯,灯燃,鳞甲皆动,焕炳若列星而盈室焉。”

  汉高祖刘邦第一次进入咸阳的秦朝皇宫时,看到了国库当中的种种奇珍异宝,这令他眼花缭乱,其中最让他大开眼界的,就是一盏青玉五枝灯。

  这盏灯足高七尺五寸,像一条雄踞一方的蟠螭,它的口中,正好衔着燃烧的灯芯,神奇的是,只要点燃这盏灯,蟠螭身上的鳞片都似乎在动,皎若星辰,让整个室内都充满光亮。

  这一时期的灯具,其燃料也因为使用者阶级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上层贵族阶级可以使用制作精美的蜡烛,下层老百姓就只能使用最为简陋的油灯。

  有些穷苦之人,甚至连油灯都没有能力使用,另外,灯具的外观和材质也会不同。

  前文提到的青铜灯具,大多出现在贵族阶层的生活当中,青铜器的制作成本需要花费极高的成本,普通百姓根本无法承担。

  他们使用的灯具,就是最普通的石头制作而成的一个底座,有时连灯罩都没有配备。

  陶器和瓷器的出现,直接降低了人们生活中各类物品的制作成本,比如灯具,现在的陶瓷灯具,就比过去的青铜灯具造价很低。

  陶器和瓷器又有所不同,瓷器更为精美,制作也更为精细,所以只能在上层阶级中流通。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皇宫中,青瓷和白瓷制作而成的灯具随处可见,看起来颇为华美,令人感到赏心悦目。

  不得不说,这一时期的贵族阶层,实在很懂怎么享受生活,他们就像生活家,把自己的时间点缀得丰富多彩。

  而陶器灯具则更多地流行于普通官僚阶层的群体之中,他们比底层百姓的购买力更强,但又无法负担贵族阶层那样高昂的生活成本。

  为了体面,他们不可能像普通老百姓那样选择石头制作的灯具,那么陶器灯具,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OB视讯在线

  蜡烛的生产制作变得更为简便,成本和门槛也一再降低,逐渐从贵族阶层走向了普罗大众。

  拥有一定购买能力的普通家庭,他们在日常购买燃料时,不再选择异味较重的油灯,而是会直接选择性价比更高的蜡烛。

  在这之后的唐宋时期,灯具的使用变得更为频繁和普遍,大唐不夜城,大宋夜生活,灯的存在尤为重要。

  《明皇杂录》当中,就曾生动形象地描写过这样的场景:“时有方都匠毛顺,巧思皆创绘彩为灯楼二十间,高一百五十尺,悬珠玉金银,微风一至,锵然成韵,其灯为龙凤虎豹之状。”

  灯楼大约高一百五十尺,悬挂着各种各样的珍稀物件,看起来极为华贵,彰显着创造者与众不同的品位。

  灯楼上的灯,形状风格极为鲜明,拥有龙凤虎豹等不同的形状,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天空轻轻吹起微风,灯楼悬挂的灯具便微微摇晃,成为了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宋朝时期,走街串巷的手艺人,随处可见的商铺,人人手中,家家户户门前,都有着灯,照亮了宋人丰富多彩的夜生活。

  时代越是往后推移,古人的灯也就越是多元丰富。在没有电灯的日子里,他们也能为黑夜创造光明。

  在文明尚未开化时,人们惊讶地发现,原来偶然间产生的火焰,可以有这么多的用途。

  它能够让食物的口感变得更好,让大家摆脱茹毛饮血带来的困扰。吃到了熟食的原始人,生命和死亡的几率也大大降低。

  它能够驱散随时可能出现的野兽,当人们聚集在火堆旁边时,野兽便会因为火焰而远远逃离,不敢靠近,重要的是,它还能驱散黑暗。

  过去,太阳落山、暮色降临之时,人们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什么东西都看不见。但是有了火,有了光明,大家又可以围坐在一起,从事其他活动。

  聪明的人发现,只要取出一根粗壮的木头,点燃它的一端,火焰就能随着人移动,这就是火把的由来,是人们的一个伟大发现。

  但一根火把燃烧的时间十分有限,如果需要走夜路,人们就必须准备很多木头,才能应付黑暗的侵袭,这也给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在火把一端涂上蜡,就能延长火把的燃烧时间。那若是单纯地点燃蜡烛,它能够长时间燃烧吗?

  抱着这样的猜测,上古时代的人们做了实验。而蜡,也由此正式成为了主要的燃料之一。

  不过,由于蜡的提取成本较高,而且需要花费极大的精力,所以普通人根本无法承担燃烧蜡烛带来的成本,蜡烛这种高端的物品,也不会出现在普通人的生活中。

  根据史书记载,社会中仅存的蜡烛都被垄断于皇帝手中,他会把蜡烛当成自己的恩典,赏赐给侯爵以上的贵族,或是那些立下大功的文臣武将。

  随着时代的变化,蜡烛逐渐从高端奢侈品变成普通奢侈品,适用范围更广,到了唐宋时期,它又变成了一般贵价品,普通百姓也能承受。

  《甄嬛传》这部剧当中,就有过类似的场景描绘,甄嬛在夜间,会拿起一把剪刀,剪去蜡烛的灯芯,而后在烛光下看书或是做刺绣。

  一直到清朝末期以前,中国人民普遍采用的照明方式,都是蜡烛和煤油灯,代表着工业文明发展成果的电灯,许多中国人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西方传教士在拜见慈禧太后时,声称为这位大清国最尊贵的女人带来了一件精心准备的礼物,邀请她移步,前往观赏。

  她刚一进门,只听到身后的洋人拍了拍手,旁边等待的另一个洋人听到示意,打开按钮,屋顶上的电灯便亮了起来。

  洋人以为,慈禧太后一定会因为这精巧的电灯而感到震撼,他也可以借此机会邀个功,得到一些赏赐。

  可谁知道,慈禧太后却因为突然亮起来的电灯而吓得魂不附体,她尖叫一声,连忙离开了这个屋子,保持住了自己最后的体面。

  身处闭塞而落后的清政府,她早已经同世界彻底脱轨。从她的反应中,一个信息也透露出来,那就是中国已经被世界远远甩在了身后。

  现在的中国,已经迈入新时代,值得一提的是,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的传统灯具,依然是值得我们珍藏的瑰宝。